马云与许家印

随着连番收购看似毫无关联的线下业务,阿里巴巴已从代表"中国互联网"升级成为代表"中国商业"。

马云的名言之一是:如果有一天上市的时候,我还需要去跟投资者解释阿里巴巴是什么,那就太失败了。可现在看来,恐怕他不得不花点时间来解释——上市在即的阿里巴巴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6月5日,阿里巴巴宣布12亿元收购恒大俱乐部半数股份,再次让熟悉阿里巴巴收购思路的分析师大跌眼镜,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已经连续收购或参股了看起来与主营业务很"跨界"的中信21世纪(医药)、银泰百货(零售)、华数传媒(数字电视)和文化中国(影视制作)。

但这次是足球俱乐部,未免也太夸张了。

在开始评论之前,让我们尽可能从商业观点梳理一下阿里巴巴的收购之网边界何在。阿里巴巴的收购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在线上,阿里巴巴对互联网公司的收购,主要围绕着视频、社交、O2O相关,收的主要是"入口";在线下,阿里的兴趣更加广泛。除了物流(菜鸟物流、日日顺物流、百世物流)和零售可以看作是电商业务的直接延伸,其他几个领域的收购都有点出人意料,其主要可以分为娱乐、体育、医药几部分。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收购是一张网,现在看来,在马云继续增加收购、穿针引线之前,是很难网到鱼的。至少,网不到业务层面的鱼。

首先,阿里近期收购的各领域之间缺乏商业逻辑上的关联,体育、医药风马牛不相及;其次,同一领域之间关联性不强。比如阿里布局的视频和文化领域,文化中国和华数都是独立的,文化中国主要做原创影视剧的策划和制造,而华数则是有限数字电视的网络运营商,也是全国最大的互动电视内容提供商。但是阿里自身甚至连视频网站都没有(对优酷16.5%的控股,也很难有实质的控制力)。整合难度很大,彼此之间打通很难。

从业务上来说,马云在线下的投资不象布局,或者只能说,是在布一个很遥远的局。很难想象,这些业务在眼下能带来多少资本回报,更无法与主营业务发挥什么协同效应。那么,马云为什么?

一位线人告诉LateNews,马云是希望通过入股医药公司来间接取得相关牌照,借此发展天猫医药。2011年,淘宝医药馆曾经短暂上线18天即被政府叫停,8个月后重新开张时,已经没有直接售药,购买链接都转向了合作药店的官方网站。但是,为什么时隔三年,在上市前夜才去突击收购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21世纪在接受阿里入股后,股价从0.5港币涨到6块港币。文化中国的股价过去长期在0.3-0.4港元上下徘徊,阿里入股后,文化中国股价暴涨,经过一段时间盘整,现在1.6港元左右,而阿里巴巴获得的新股认购价格是0.5港元/股。目前,文化中国市值已超过330亿元,"盘子"比停牌前扩大了约十倍。

这可以看作是阿里巴巴"收购之网"网住的第一条"金鱼"。长期以来,马云相信某些传统业务的价值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放大的。而此刻,上市前夜,正是把阿里巴巴品牌在传统行业放大的最佳时机——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概念就像是鲲鹏的翅膀,太多人想借这个顺风。而阿里巴巴选择在此刻出手收购,能释放最大的资本势能,能最快看到增值。

"收购之网"网住的第二条金鱼是海外投资者。笔者之前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阿里巴巴越来越像是一家全业务公司,最终的上市主体几乎囊括了中国互联网的所有主流概念和商业模式。那篇文章的题目是《阿里君,你要买下整个中国互联网吗?》。现在看,标题应该改成《阿里君,你要买下整个中国商业吗?》。

线下商业与互联网不同,后者能带来足够高的PE倍数,却往往缺乏稳定、规模化的现金流,而这正是前者的优势所在。马云最后呈现给海外投资者的,必然是一盘中国商业的超级沙拉,对线下商业的突击收购,有利于稳定股价,让这个超级大盘不至于在近期科技股的低潮中特别容易被风吹草动所影响。

在去年三季度的时候,阿里账上现金有80多亿美金,到目前为止,已经花了接近50亿。如果你相信,这些花销自有其深意,那么问一句"阿里巴巴的收购之网网住了谁"就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相信,收购足球队除了讨好政界领袖和品牌公关之外还有其商业意义,那么想想吧,上市时刻的阿里巴巴,是alibaba.com还是alibaba.net?

关键词:远齐科技

上一篇:自电商的春天来了,微博支付月底全站开放 下一篇:跳不出自己的圈圈,微信始终还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