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180821134115.png

消费的时代变迁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是学者马歇尔·伯曼的著作,通过重新阐释马克思和深入思考罗伯特·摩西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标示出了二十世纪及其以后的发展轨迹。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用迷人的笔触,以十九世纪的政治和社会革命为背景,透过歌德、马克思、陀思妥耶夫斯等人的主要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矛盾和暧昧不明的现代世界画面。这正如同消费方式的变迁,不断地发生变化,没有什么是坚固的。

学者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这一书中,阐述了他对消费的看法。在这一需求理论中,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的物的功用或个别的使用价值有所需求,他们实际上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及意义的差异)有所需求。

如用鲍德里亚自己的话来表述,就是人们添置洗衣机等生活用品不仅是"当作工具来使用"而且被"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并愿意为后者掏钱。而这些,正是西方已经经历,并且正在中国经历并以后还要经历的。

在崔健在80年代初期吼出那句: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

时代的大潮开始不断地涌动,当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利来到中国时,他看到的是街道上涌动的不断的人群,穿着一样的衣服在街道上涌动。而现在的消费者,表现将大为不同,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基本完全和国际接轨。

在近几年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有关消费的变迁。未来,95后和00后的消费将成为主流,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将成为主流。他们自信又渴望融入国际潮流,自我但又重视周边的意见。

在中国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谓的"丰裕社会"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上行和下行同时出现

一方面,是高端消费的更大市场,奢侈品都已经将中国作为了做大的市场,并且有着良好的表现。但是另外一方面,拼多多等电商公司也表现不俗。

这可能说明,高端和低端市场的扩大,将成为一个并行的趋势,并且一个人,他可能某方面使用"高端 "产品,但同时也可能是拼多多的用户。

笔者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城市消费品的下行和农村产品的上行,也将同时出现。各大电商公司都在瞄准农村,一方面将优质品牌的产品向农村输出,另外一方面则是打造基础设施,帮助农产品上行,降低上行成本。

 社群营销方式的兴起

拼多多的上市,让我们见到的社群营销的方式。拼多多能够抓住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大量的心智,让他们低门槛的享受消费。这类人群可能主流的消费还是在实体店,但是不拒绝拿出一小部分时间和消费来进行拼多多的消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消费?

现代社会的体现之一,就是大规模的人际关系的重组。大规模的交通移动方式的便利,教育的普及和现代的工作方式,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出现更多的演绎和组合。

思考我们父辈和现代的人际关系,相对稳定和简单的是上一代的特点,而在现代,正如同欧美发达国际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一样,人的移动性大面积提高,这使得新一代消费者将更多打乱过去的社群组合方式,更多的依赖一些新的社群。

而互联网的方式,将使得这种社群将更为容易组合和发展。类似微信这样的高效率社交平台,使得流量得到高效率的应用,但是拼多多主要应用的是线上的社群,未来有没有可能能够将线上线下的社群营销结合起来?

拼多多号称未来要成为DISNEY+COSTCO的结合体,我认为就是看到了这个趋势。

而从现在的趋势来看,线上的社群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各类APP的群功能以及网站的小组,都形成了一个个部落,和多年前互联网预测家的预言遥相呼应。

在线下,大型超市或者专卖店努力突出体验功能 广场舞等娱乐方式越来越普及,说明不管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小县城,人们都在追求超越传统的社交关系的互动方式,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和新技术的社群影响,可能将在未来蔚为大观。

文化背书的品牌崛起

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巨大。在很多欧美学者的书中,处处可以看到孔子和庄子的影子,李小龙和成龙都是国际名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力在海外的影响力仍然不足。

海外看到的仍然是一个想象中的中国,尤其是中国品牌的崛起,在海外的产品主要都是不太具有文化特色的品牌,甚至在海外产品拓展当中,需要迎合欧美文化特征的产品。未来,中国的消费将产生更多的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而这需要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笔者认为:这类产品的输出,可能也将类似产业经济学的梯次原理,首先从与中国交往密切 中国处于相对优势的国家开始发展,然后逐渐攀升。比如:一些企业都在计划沿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市场拓展。

而在国内,带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首当其冲的是服装品牌,比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年轻服装设计师的原创品牌,这类品牌有可能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比如原创服装设计例外品牌,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这种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产品,可能将获得更大的市场。

结合中国的面积巨大的区域特征,各个地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都有很大不同,这方面还可以深入挖掘。

再就是有着情感温度的原创品牌,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满足了基本消费后,人们会更加青睐带有品牌特性的消费品,能够鲜明的标志出个人的社群属性和文化喜好,而这类产品可能脱胎于某个衍生形象或文化标志。

看看日本的情况,类似熊本熊或者哆啦啊梦,就是鲜明的带有情感温度的品牌,比较衍生了大量的消费品。而小猪佩奇,也通过动画片火了一把。小米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它的性价比,也在于他的鲜明的品牌形象和文化温度,定位了做年轻人的朋友。

新的技术方式的影响

人工智能 VR 脑机接口等技术,将更大程度影响消费,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更多的影响。在人通过技术数据化以后,消费的体验将更加精准,并且可能影响到未来的消费体验。并且,即使是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也许也可能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加个性化的体验。而未来,可能一些技术产品,将成为消费者消费的必须的辅助产品也是有可能的。

生产和消费将更加在个人上实现一体化。

思考近年来的技术趋势,技术对个人的赋能成为一个显著地趋势。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社会。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农民纷纷进入城市工厂工作,在进入一个群体工作时获得自己的报酬,组织成为普遍的工作方式。

这一方式影响了美国和世界,在中国晚清末年发生了同样的事件。而在解放后,成为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成为普遍意识,单位人的意识深入人心

但是我们看到现在,在中国的大城市,出现了大量的自我雇佣劳动者,他们很容易的介入某个公司的模块成为自由合作者。自媒体大量出现,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生产和消费的一体化。

而在过去,个人的生产必须要依赖一个组织才能实现,新的技术实现了赋能,使得他们能够自己就完成生产。

未来可能会出现这个情况,个人将以一种更加独特的形式嵌入消费,他不需要加入某个组织来给某个地方的人来生产产品,他自身就是一个独特的生产单元,并且可能能够消费更多自己生产的产品,或者他在消费的时候,也在无意中加入了生产当中。

比如说:电商网站就是一个特征,作为无形产品,他在上面消费,但是他与网站的各种互动,无形当中也是加入了自身的生产。

未来,这样的例子可能会出现在更多的有形产品当中。

上一篇:关于网站地图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思考